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日期: 2020-06-08 点击数:

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03年获批设立,所依托的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河北省光学学会和物理学会的挂靠单位,培养出了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学科是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和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师资队伍62人,博士学历占比92%,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近30人。学科拥有省部共建河北省光伏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光学感知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实验室面积约8000平米,设备总值达1.7亿元。

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围绕新能源光电材料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国家在光电器件领域的重大需求及河北省光电产业的发展需要,与英利、乐凯、天威等光电领域知名行业企业协同合作,积极开展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光伏科学与工程、发光材料与显示技术、光学诊断与光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光电高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

近年来,本流动站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973前期专项2项、国家重大支撑计划子课题1项、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子课题2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一般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等7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20余项;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及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在PRL、Nature Communications、Light:Sci. Appl.、Adv. Mater.、JACS、OE、OL、APL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三大索引收录论文700余篇次;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转化6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6部。

科研方向设定情况:

本流动站已形成4个有明显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相互支撑,在注重光电材料基础研究的同时,形成了较强的工程特色。

(1)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本方向主要开展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研究材料与器件制备工艺-微结构或外场调控-物理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器件研制提供科学依据。

(2)光伏科学与工程

本方向主要开展与光伏材料、器件、系统、可靠性和性能检测相关的基础科学和应用工程研究,目标是提升光伏器件和系统转换效率,降低生产和投资成本,扩大光伏器件的应用范围,提高光伏组件和系统的可靠性和自然环境适应性。

(3)发光材料与显示技术

本方向主要开展适用于蓝光和近紫外LED芯片激发的各种颜色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同时对LED照明灯具的集成化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应用开展研究。

(4)光学诊断与光信息技术

本方向主要开展等离子体光学诊断技术、新型光谱及偏振测量技术、超窄带宽及可调谐激光技术、分布式感知及检测技术等研究,及其在无损检测、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1. 傅广生, 男,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燕赵学者”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1981年获光学硕士学位,河北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现兼任河北省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和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太阳电池研究,近年来主持973预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等研究课题20余项,在Phys. Rev. Lett.,Adv. Science、Prog. Photovotaic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5部。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培养的博士生中,1名获国家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4名获河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2.王洪瑞, 男,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十届人大代表,省十届政协委员,八届省委候补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并联机构的测控理论与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并联式关节力传感器研究,轧机自动化技术等。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3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及应用开发项目等科技项目50余项。先后承担或参加了“美国航天飞机搭载桶综合实验课题”、“1270四辊可逆冷轧机液压AGC系统的研制”、“空间环境效应探测与分析新技术研究”、“腹腔镜手术仿真中复杂软组织系统的建模方法及受力分析优化”、“基于多智能体的动态健康评价系统模型及策略”、“分布式虚拟场景的实时绘制与一致性控制研究”、“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等多项国家高新技术研究课题。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机械工业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6年)、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1992年)、河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02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

3.王培光,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Inter J Diff. Eqs.(ESCI)、J. Math. Computer Sci.(ESCI)、Bulletin of Math. Anal. Appl.(ESCI)、Cogent Maths.(ESCI)等国际期刊编委。曾担任中国运筹学会理事,河北省运筹学会理事长,河北省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等各类系统的定性与稳定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光信息处理与影像科学等问题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先后9次赴澳大利亚Curtin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泰国Mahidol大学和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做访问研究。曾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澳大利亚CHESI计划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先后在数学学报、应用数学学报、系统科学与数学、物理学报、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Nonlinear Anal. TMA、Nonlinear Anal.RWA、Nonlinear Anal.HS、J.Math. Anal.Appl.、Math. Computer Modelling、Computer Math. Appl.、Appl. Math. Lett.、Commun Nonlinear Sci. Numer. Simulat.、Appl. Math. Comput.、J. Comput. Appl. Math.、Zeitschrift für Analysis und ihre Anwendungen、Int. J. Bifurcat. Chaos.、IEEE Access、Math. Prob. in Engineering、J. Function Spaces、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部。曾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

4.董丽芳 ,女,教授,博导,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现任河北省重点学科等离子体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理事。长期从事光学和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在气体放电发光斑图动力学、大气压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多次应邀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并担任分会主席。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如Appl. Phys. Lett.,Phys. Rev. E.等)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高度非线性气体放电斑图动力学系统”2008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高pd值气体放电斑图及均匀模式的产生及应用”2015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5.姚晓天, 男,教授,博导。1992年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光电子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NASA喷气动力实验室(JPL)资深研究员,先后三年(1998、2000、2001)就任美国OFC(光纤技术)技术委员会成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河北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分课题负责人,河北大学光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创造发明并开发了20多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光电仪器及模块,获授权美国发明专利7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并多次获得国际级奖项。在多个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学术论文70余篇,论文和专利他引超9500余次。曾获得美国航天总署(NASA)技术发明奖29项,其中4项被NASA誉为对美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贡献。作为国际光电子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在激光、微波光子学、光通讯、光纤传感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就,其发明的光电振荡器(OEO)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相位噪声最低的微波源,也被认为是微波光子学最成功的案例。

6.王淑芳, 女,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学专业,其后分别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里尔电子微电子与纳米技术研究所、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做博士后。主要从事新型光(热)电材料与器件研究,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O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承担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现兼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科协第九届全省委员会常委、中国光学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常委、河北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7.于威 ,男,教授,博导。新能源光电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薄膜光伏技术研究院主任,凝聚态物理方向学科带头人。多年来主要从事硅基纳米薄膜制备及光电特性、铜铟镓硒及钙钛矿薄膜太阳电池制备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及多项企业合作研发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外主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1998年获河北省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全国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提名奖,2006年到日本信州大学访学,从事纳米碳管微纳器件制备及电输运特性研究。2011年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伏与可再生能源工程学院访学,从事纳米硅薄膜太阳电池制备与特性研究。2019年获河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8.冯太傅, 男,教授,博导。1999年于中科院理论所理论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6年,先后在南开大学、中科院高能所、芬兰Jyvaskyla大学和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回国后被大连理工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全职引进河北大学工作。研究领域为量子场论与粒子物理理论。共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70余篇发表在Phys.Rev.D,JHEP,Nucl.Phys.B,Eur.Phys.J.C,Phys.Lett.B等国际粒子物理领域核心杂志。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省部级奖励2项。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会员,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李政道青年学者,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Eur. Phys. J. C., Nucl. Phys. B.等JCR二区杂志审稿人。

联系人:赖老师

联系电话:0312-5079354

电子邮箱:laiwd@hbu.edu.cn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 河北大学人事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