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于2003年,已有近22年招生历史。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部省合建“燕赵文化学科群”牵头学科建设,学术底蕴深厚,学术资源丰富,培养人才能力突出。
河北大学文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前身为成立于1943年的天津工商学院女子文学系。1945年4月组建女子文学院。1946年8月,女子文学院招生男女兼收,女子文学系改为中国文学系,1952年更名为中国语言文学系。2000年10月,由中文系、历史系、古籍整理研究所合并组建人文学院。2008年12月,历史系从人文学院分离并成立历史学院,人文学院随即更名为文学院。同时,学科建设也获得快速发展。1981年,建成全国首批汉语文字学硕士点,1986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2005年建成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点,2011年建成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代文学(198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2009年)、汉语言文字学(2013年)先后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河北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16年获批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与河北省政府合建的“燕赵文化学科群”牵头学科,2022年被教育部和河北省遴选确定为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和河北省优先支持学科。
河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博士后站,目前拥有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古代文学(1986年)、汉语言文字学(2005年)、中国现当代文学(2011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1年)、中国古典文献学(2011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23年);
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上,文学院形成了崇尚科学研究、重视教学实践的风气,涌现出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如顾随、詹锳、张弓、裴学海、黄绮、雷石榆、魏际昌、武占坤等,并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21名,包括国家级特殊支持计划名师,国务院学部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主持人,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突出贡献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一流专业负责人,“河北省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高地建设项目”主持人。有两位合作导师的科研经费超千万;一位合作导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近五年,合作导师获得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4项;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6项;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高端论文36篇。
部分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1.詹福瑞,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历任河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2004年3月起,先后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馆长、党委书记。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与评审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心雕龙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诗文、中国文学批评史。
2.郭英德,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曾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并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等;兼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先后入选“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
3.田建民,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4.杨宝忠,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管专家;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文艺学学部委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委员会汉字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河北省语言学会会长,河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文字学、训诂学、辞书学、文献学。
5. 陈双新,河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语委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中国文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表意文字工作组(IRG)中国主编。研究方向:古文字、现代汉字、先秦礼乐文化、音乐考古。
6.李金善,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河北大学副校长。中国古代文学首批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人,河北省教学名师;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常任理事,《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河北省文学会副会长,河北省燕赵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7. 刘金柱,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项目主持人,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文史分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化史、艺术文化。
8.阎浩岗,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小说方向学术带头人。河北大学教学名师;兼任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姚雪垠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9.武文杰,河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会会长,河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汉语语义认知、语义构建、语言信息处理、汉语国际教育。
10. 高永,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诗学、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在《文学评论》《当代文坛》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参与撰写教材、著作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一般项目3项。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